欧美日韩电影精品视频_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_為您提供優質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您的位置:首頁 > 港股 >

攻克南京后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曾勸他起兵反清,為何他沒敢反清? 世界快消息

2023-06-27 08:14:40 來源:小島知風

評論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清文宗咸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去世,在臨終前,咸豐最耿耿于懷的就是在他執(zhí)政期間內(nèi)南方爆發(fā)洪秀全所領(lǐng)導的太平天國起義。

太平天國自咸豐三年(1853年)時攻占了南京,并且洪秀全定都南京,一直對清朝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和困擾。因此咸豐在臨終前留下遺言稱:“克復金陵(即南京)者王?!?/strong>


(資料圖片)

咸豐的意思就是誰能攻滅太平天國,收復南京,就可以封其為王。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份,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領(lǐng)湘軍攻破南京,并抓住了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太平天國宣告破滅。

按照當初咸豐的遺言來說,清朝理應冊封曾國藩為異姓王,可是慈禧太后卻僅以同治的名義冊封曾國藩為一等毅勇侯,不僅不給曾國藩封王,朝廷還多次下詔各地湘軍盡快辦理軍費報銷,這些事都讓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和他的部下十分不滿,因此向來蔑視清朝朝廷的曾國荃就勸大哥曾國藩趁著攻滅太平天國之時,趁機在南方自立,自己當皇帝,取代清朝。

平心而論,清朝對曾國藩算是利用完了就翻臉不認人,曾國藩確實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曾國荃說的也在理,但是曾國藩卻非常的冷靜,他直接拒絕了曾國荃等人的勸說。

曾國荃仍舊不死心,他對曾國藩說道:“兩江在我們手里,閩浙在左宗棠手中,蘇南有李鴻章,況且我們還有精兵二十萬,可以說東南半壁江山都在我們掌控之中,況且如果我們再放出李秀成,以他太平天國忠王的身份還能號召十萬太平軍出來,三十萬部隊只等大哥你振臂一呼,屆時攻破京城,恢復漢家江山,大哥你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曾國藩卻斷然拒絕這個提議,曾國藩意味深長的對弟弟曾國荃說道:“人啊,要有自知之明,人與人之間相處你要明白彼此的位置,左宗棠現(xiàn)今貴為閩浙總督,手中大權(quán)在握,人家已然和我平起平坐,他是一代英杰之人,給我當幕僚時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不甘久居人下的姿態(tài),現(xiàn)在和我平起平坐,人家豈能甘愿向我俯首稱臣?”

曾國荃聽后默然不語,隨即曾國藩又繼續(xù)說道:“所以這就是人在共患難時是朋友,同富貴時那就成了敵人,我敢和你打賭,如果我們起兵,那第一個奉朝廷旨意來討伐我們的人就會是左宗棠?!?/p>

隨后曾國藩又說道:“我現(xiàn)在是剿滅太平天國的功臣,是朝廷冊封的一等侯,我現(xiàn)在風光無限,李鴻章還會認我這個老師,如果我們起兵之后,我稍遇不順,那么李鴻章肯定要會來討伐我們,同樣道理,我們手底下那些湘軍軍官們也是如此,稍有不順,人家就會翻臉不認人了?!?/p>

“況且你可別忘了,你帶領(lǐng)湘軍攻克南京時,那可是縱容他們劫掠了好幾天,湘軍之前猶如一頭餓狼,戰(zhàn)斗力極強,可是攻克南京之后,他們已經(jīng)被喂飽了,暮氣已現(xiàn),他們哪還可能再提著腦袋去干搏命的事情,所以我們哪有什么三十萬精銳部隊?!痹鴩@一番話直說的曾國荃和一眾部屬啞口無言。

其實曾國藩分析的也確實是句句在理,在歷史上曾國藩和弟弟曾國荃由于立下了攻滅太平天國的大功,雖然朝臣們表面上對曾氏兄弟立下不世之功表示慶賀,但實際上背地里給他們使絆子的人很多,當時就有人向慈禧提議應該謹防曾國藩權(quán)力威勢過大,有自立為王的打算。

曾國荃后來就被人在朝廷中詬病他縱容部下私吞太平天國的財富,還由于疏忽致使洪天貴福一度逃跑,不得已之下,曾國藩就讓曾國荃上書朝廷,稱染病在身,請求辭官回原籍養(yǎng)病。

而清朝的表現(xiàn)也讓曾國荃大失所望,清朝直接批準曾國荃病退辭官,為此曾國荃辭官之后一度對清朝十分不滿。

這些實際上都說明了清朝朝廷對曾氏兄弟的不放心,正是由于不放心,所以清朝才會派蒙古親王僧格林沁以圍剿捻軍的名義進駐山東,僧格林沁在山東一面是負責平定捻軍起義,一面也是伺機防備曾國藩,如果曾國藩有二心,那么僧格林沁的軍隊就能直接率軍撲滅他。

在曾國藩的湘軍攻克南京后,更加微妙的是出自他幕府門下的左宗棠和李鴻章都立刻與他保持了距離,左、李二人都不敢再與曾國藩過多聯(lián)絡。其實左宗棠和李鴻章也很明智,他們知道這時候不管曾國藩會不會反都不能與之太近,否則讓朝廷知道他們集體抱團,那他們就得集體完蛋了,這也能看出當時曾國藩的所處局勢。

而曾國藩的湘軍嫡系一直是由曾國荃統(tǒng)領(lǐng),曾國荃在帶領(lǐng)湘軍攻克南京之后確實縱容湘軍把太平天國的財富劫掠一空,可以說清朝在攻滅太平天國之后,國庫并沒有因為剿滅太平天國而獲得財富,太平天國的財富基本都進了曾國荃這些湘軍私人口袋里。

這些湘軍通過劫掠太平天國的財富,就像曾國藩說的,本來之前都是餓狼,太平天國的財富已經(jīng)把他們喂飽了,他們怎么可能再跟著曾國藩提著腦袋打清朝,這就是湘軍暮氣已成的原因。

除了這些因素之外,其實還有就是曾國藩有自知之明,他本人的能力并不足以支撐他一統(tǒng)天下,他如果有朱元璋那般能力,他豈有不反之理。

實際上曾國藩并不太善于用兵打仗,他長于戰(zhàn)略和謀略,他不太善于具體的戰(zhàn)術(shù)應用,他戰(zhàn)術(shù)極為死板,在對陣太平軍將領(lǐng)時幾乎都是屢戰(zhàn)屢敗,曾國藩動不動就被太平軍打得想要跳河自盡,所以曾國藩并不善于用兵打仗。

曾國藩的強項是善于用人,對此他的對手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曾給出過很高的評價,石達開對曾國藩的評價是:雖不以善戰(zhàn)名,而能識拔賢將,規(guī)劃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見也。

這意思就是說曾國藩并不以善戰(zhàn)出名,而是他會用人,能提拔善于打仗的將領(lǐng),戰(zhàn)略規(guī)劃很嚴謹,是石達開自起兵以來所未見。從石達開的評價來看,曾國藩是一個帥才而非將才。

所以曾國藩是像劉邦一樣善于識人用人的帥才,但是要知道劉邦建立大漢王朝那是時運和機會并存才最終成功,很明顯那個時代曾國藩并沒有劉邦那種時機。

曾國藩以前幫清朝剿滅太平天國,輸多少次都可以,因為清朝的朝廷能給他兜底,但是他如果自己起兵,沒有人給他兜底,他輸不起,他自己不善于戰(zhàn)術(shù),靠誰?上面說過他起兵后實際上能靠住的沒幾個人,最忠誠的也就只有曾國荃了,總不能全靠曾國荃吧。

因此曾國藩如果起兵反清,那他就不能有失敗的機會,否則就得滿盤皆輸。

再看一看曾國藩打太平天國的戰(zhàn)績,打九江他用了十六個月,打安慶他用了十五個月,打南京他更是用了二十六個月,就他這龜速的戰(zhàn)斗方式,他很清楚自己就不是打天下當皇帝的料。

東漢末年諸侯林立時,有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諸侯叫袁術(shù),他只占據(jù)了江淮地區(qū),他就敢明目張膽稱帝,雖然那時候東漢朝廷已經(jīng)衰微,但是還有曹操這個亂世梟雄,很快袁術(shù)就被曹操以東漢朝廷名義打敗,地盤和人馬全都被曹操兼并過去。

以東漢朝廷那么衰微,袁術(shù)稱帝尚且還被曹操攻滅,曾國藩當然明白自己如果貿(mào)然稱帝反清,他的下場可能比袁術(shù)還慘。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當初曾國藩討伐太平天國時,有點像吳三桂一樣了,對清朝效忠的太猛了,他在《討太平天國檄文》中稱:在昔漢、唐、元、明之末,群盜如毛,皆由主昏政亂,莫能削平。今天子憂勤惕厲,敬天恤民,田不加賦,戶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討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爾被脅之人,甘心從逆,抗拒天誅,大兵一壓,玉石俱焚,亦不能更為分別也。

曾國藩這意思就是說漢唐元明末期時,各地紛紛起義,都是由于皇帝昏庸無道,而現(xiàn)在咸豐皇帝勤政憂國,還能撫恤百姓,不增稅賦,不增加壯丁,這是多么寬厚仁義,攻滅太平天國是遲早的事,太平天國那頭的人應該趕緊投降,不要抵抗,否則玉石俱焚。

在這篇檄文中曾國藩把清朝統(tǒng)治者咸豐皇帝贊美的簡直堪稱千古一帝,要知道在清朝想反清打出的口號無非就是兩種,一是驅(qū)逐韃虜,恢復漢人河山;二是突出滿清皇帝的昏庸無道且還殘暴,然后以此號召起義。

洪秀全最初起義的時候就是利用兩廣民眾對清朝政策的不滿,然后他趁機煽動群眾稱滿清昏庸無道,這才有了太平天國。他在定都南京之后,又親自拜謁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在明孝陵前表明自己一定要驅(qū)逐韃虜,恢復中華之決心,可以說洪秀全把兩種口號都用起來了。

這兩種口號在當時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曾國藩如果反清,這兩種口號他適用于哪個?一個都不適合,誰讓他當初把滿清統(tǒng)治者都夸上天了。

可以說曾國藩就如同當年吳三桂勒死南明末帝永歷帝朱由榔,向滿清表忠心表過頭了一樣,吳三桂后來興起三藩之亂,打出反清復明的口號,都根本沒人相信他,前明遺民都沒人支持他,就因為他做得太絕,把后路都堵死了。

曾國藩對天下人把滿清統(tǒng)治者夸上天再造滿清的反,天下人得怎么看他,他又如何能號召天下人一起反清,所以他連起兵反清的合適理由都找不出來,他怎么反清。

因此曾國藩很明智沒有反清,他如果敢反清的話,他的下場可能比吳三桂還慘多了,曾家九族都得被滅掉。

所以曾國藩根本不能起兵反清,曾國荃顧慮不周全,他可比曾國荃想得全多了,甚至他后來擔心功高震主引起朝廷猜忌,在攻克南京一個月之后,不顧朝廷讓他調(diào)遣湘軍去平定捻軍起義的命令,就立刻解散了大部分湘軍。

曾國藩安心當兩江總督就什么事都沒有了,不僅沒事,而且他受委屈處于弱勢,湘軍這些將領(lǐng)們反而會同情他。

后來慈禧一直不滿以曾國荃為首的湘軍將領(lǐng)們在攻克南京之后只上報太平天國的府庫已被火焚燒,所以慈禧懷疑曾國荃隱匿了太平天國的巨額財富,再加之后來很多湘軍出身的將領(lǐng)日益驕縱,因此后來她派馬新貽出任兩江總督,一面抑制驕縱的湘軍將領(lǐng),一面暗中調(diào)查當年曾國荃是否隱匿了太平天國的財富。

所以在同治九年(1870年)時,才會發(fā)生了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大案,海盜出身的張文祥刺殺了兩江總督馬新貽,雖然目前刺馬案還是歷史上的謎案,但是根據(jù)現(xiàn)有的史料來看湘軍將領(lǐng)收買張文祥行刺是有重大嫌疑的,而背后的主謀很可能就是湘軍首領(lǐng)曾國藩。

慈禧眼看著湘軍如此不好收拾,她也只得不好再繼續(xù)深究,為了表明自己不再深究湘軍的態(tài)度,她特意把曾國藩從直隸總督又調(diào)任兩江總督,并讓曾國藩親自審理刺馬一案,結(jié)果最后刺馬案草草結(jié)案,最后也沒查出來到底是誰指使張文祥行刺,當然,慈禧也不想再查了,反正把張文祥凌遲處死向天下人有個交代就完事了。

寫在最后

所以在太平天國滅亡之后,曾國藩看似坐斷東南,手握重兵,實際上很多湘軍出身的將領(lǐng)如李鴻章、左宗棠等和他并不是一條心,而他的所掌控的湘軍在攻滅太平天國之后,已經(jīng)被曾國荃用太平天國的財富喂飽了,軍心暮氣沉沉,哪有戰(zhàn)斗力,這也是后來曾國藩不顧朝廷命令他去圍剿捻軍而解散了大部分湘軍的原因,這就是因為曾國藩除了怕功高震主被猜忌之外,他也怕湘軍暮氣沉沉沒有斗志,根本不再適合去上戰(zhàn)場了。

而曾國藩攻滅太平天國也并不是因為他的軍事能力有多強,更多的是因為太平天國內(nèi)部內(nèi)訌不斷所致,相對來說曾國藩除了識人用人之外,他的軍事才能并不是特別卓越,距離名將還差遠了。

后世之所以對曾國藩頗為推崇,主要還是因為曾國藩維護了儒家的地位,實際上曾國藩并不得老百姓擁護和認可,之前他在長沙緝捕盜匪時,殺了很多匪人,但是其中也產(chǎn)生了不少冤假錯案,可以說他是濫殺無辜,因此在民間得了一個“曾剃頭”的綽號,他的湘軍燒殺劫掠的事也都沒少干過,所以他在百姓心目中口碑很差,形象也很不好。

因此像曾國藩這樣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占,他起兵反清怎能成功,所以他是很有自知之明,拒絕了曾國荃提議反清。如果他真的起兵反清,他絕對不僅自己會死得很慘,他的兄弟子侄們都得死得很慘。

關(guān)鍵詞:

[責任編輯:]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