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电影精品视频_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_為您提供優質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jīng)觀察 >

全球觀速訊丨讀書 | 徐光啟:400年前的全能科學家,會通中西第一人

2023-06-21 19:05:44 來源:文匯網(wǎng)

評論

《中華翻譯家代表譯文庫·徐光啟卷》

黎難秋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資料圖片)

徐光啟為明末科學家、政治家,我國譯述西方科學書籍的鼻祖,在天文、數(shù)學、生物學和農(nóng)學等方面均有偉大的成就。

他在中國科學翻譯史上創(chuàng)造了許多項第一:第一個譯傳西方科學書籍;第一個譯傳西方幾何學,從而也是第一個引入西方嚴密的邏輯推理思想;第一個譯傳西方天文測量儀器技術,特別是第一個領導制作了望遠鏡;第一個譯傳西方提水機、抽水機、打井及水庫技術。晚年他督領修改歷書,譯述了許多西方天文學資料,引入了許多較新的天文學知識。最為值得稱道的是,他拉開了我國明末清初第一次科學翻譯高潮的大幕,因而被后人公認為我國科學譯祖。

譯書震世,撰著傳世

明末之前,我國的科學翻譯尚處于附庸期。漢晉唐宋期間,沒有多少科技書籍值得譯傳中國,且翻譯科技書籍也并非來華翻譯佛經(jīng)的外國僧人的動機。參與譯經(jīng)的國人既無翻譯外國科技書籍的動機,也不了解中外科技情況。元朝之前,一方面,科學技術體系尚不如近現(xiàn)代那樣完善,國外專門記述科學技術的書籍不多;另一方面,我國的科學技術總體上應優(yōu)于外國。明末耶穌會士入華之前,我國并不存在成規(guī)模的專門的科學翻譯活動,只是各種佛經(jīng)譯著中有時提及一些外國哲學(因明學)、天文學、數(shù)學及醫(yī)學等方面的書籍或資料。因此,明末以前我國的科學翻譯是以附庸于佛經(jīng)翻譯為特色的。漫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我國既無稱職的專業(yè)科學翻譯人員,更未出現(xiàn)專門的科學翻譯機構(gòu),也不可能產(chǎn)生獨立的科學翻譯成果,附庸于佛經(jīng)中的科學譯著不多,對我國的科技發(fā)展影響也很有限。

明末,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傳教。起初他沿襲傳教士之前在日本傳教的經(jīng)驗,身著僧服自稱“番僧”。很快他發(fā)現(xiàn)中國與日本不同,士大夫階層的地位遠高于僧人。為了順利傳教,必須先結(jié)交中國的士大夫,于是他開始改著儒服,以“西儒”自居。不久,在結(jié)交中國士大夫尤其是像徐光啟、李之藻這樣的學者型官員后,他又進一步發(fā)現(xiàn)世界地圖、地理、天文、數(shù)學、測量等書籍與自鳴鐘等奇器更為這些人所喜愛。于是,聰明的利瑪竇產(chǎn)生了“科學傳教”的想法,即通過一起翻譯西方科技書籍,來吸引士大夫入教。

徐光啟在農(nóng)學、兵學、測量、水利工程、算學、歷學等方面均有深厚基礎,因此,他在入仕與農(nóng)學實驗的閑暇時間,與西方傳教士一起,譯述或撰寫了不少西方科學書籍。計有《幾何原本》《簡平儀說》《泰西水法》《測量法義》《靈言蠡勺》《測量異同》《勾股義》及《睡答》等。

創(chuàng)設歷局,譯編歷法

歷局修歷是明末科學翻譯史上的一件大事。徐光啟通過創(chuàng)設歷局,與耶穌會士和李之藻等,共同譯述了大量西方天文學的書籍與圖表,再用西書之法來修正大統(tǒng)歷,并且差一點實現(xiàn)了新歷“會通西法、超勝西法”的理想。同時,他還希望借修歷之機,將歷局辦成一個廣譯西書的翻譯機構(gòu)。

徐光啟在領導歷局的大量煩瑣工作以外,還親自參加編譯與撰寫工作。其親自撰寫的有《歷書總目》一卷、《治歷緣起》八卷與《歷學小辯》一卷;他與龍華民、鄧玉函合作譯撰的有《測天約說》二卷、《大測》二卷、《元史揆日訂訛》一卷、《通率立成表》一卷、《散表》一卷;與羅雅谷、李之藻合作譯撰的有《歷指》一卷、《測量全義》二卷、《比例規(guī)解》一卷、《日躔表》一卷。上述不少種歷書,后來直接收入了清初出版的《西洋新法歷書》,至于徐光啟校訂過的歷算書則多得難以統(tǒng)計。

陳展云著《劃時代的徐文定公》,談到徐光啟譯編歷書之貢獻,亟贊《西洋新法算書》是部“偉大作品”,“徹底地重制較完備的全天球恒星圖”;其《恒星歷指》最早引入了西方的星等區(qū)分;首次引入了天文學推算中的幾種誤差,如蒙氣差(清蒙氣差)、視差(地之半徑差)、時差(日差)等;首先引入望遠鏡,并自制望遠鏡觀測天文等。另外,還第一次提出了磁子午與真子午的區(qū)別?!洞鬁y》一書則最早介紹了平面三角學與球面三角學?!陡顖A八線表》最早翻譯介紹了西方的三角函數(shù)表。方豪則指出,《新法歷書·歷指》卷三已向國人介紹了“銀河”的概念,謂:“問:天漢何物也?曰:古人以天漢非星……遠鏡既出,用以仰窺,則為無數(shù)小星?!?/p>

譯傳西學,會通中西

徐光啟譯介的許多科學知識,即使并非全部為世界最先進的知識,但相對于當時中國的水平,還是先進并值得譯傳的。

《幾何原本》首次向中國傳入了西方幾何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首次傳入了西方嚴密的邏輯推理思想?!稁缀卧尽穼忻款}之解,均按一定順序進行,即先述該題用途,次述解法,從定義(“名目”“界說”)出發(fā),再用已有公理、定理(“不可疑之理”)進行證明(“發(fā)明其所以必然之理”)。清代許多數(shù)學家后來在撰寫研究著作時,都不同程度地運用了《幾何原本》的邏輯推理方法?!稁缀卧尽贩g后,徐光啟作《測量異同》時又以《幾何原本》的公理系統(tǒng)地對中國古代勾股術進行了嚴格的證明,于是有《勾股義》之作。《幾何原本》為譯書,《測量異同》則是會通之作,而《勾股義》已是超勝之著了。

《測量法義》首次向國人介紹了西方與陸地測量相關的數(shù)學?!短┪魉ā肥状我M了西方的水利工具與水庫及其制造方法,并模糊地提出了力學(象數(shù)之學)的概念?!鹅`學蠡勺》首次引進了一些西方心理學知識?!冻绲潥v書》引入了大量西方天文學知識。

徐光啟的翻譯思想、翻譯精神和翻譯態(tài)度尤其值得當代翻譯工作者深思并從中獲取教益。他認為翻譯西方先進科技知識,不僅要實現(xiàn)中西科技會通,最終目的應實現(xiàn)中國科技超勝西方。400年前,他提出的“翻譯——會通——超勝”,今天仍應是科學翻譯工作的指導思想。

關鍵詞: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